金融科技为何热衷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市场具备金融科技发展的全部要素。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还是具体到行业市场空间,都非常具有潜力。该地区的GDP总和约为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5位,仅次于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疫情后,东南亚的互联网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预计2025年可达到3,630亿美元。同时,疫情也加速了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们的消费场景加速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互联网人口从3.6亿增加到了4亿。

目前,超过70%的消费者被互联网覆盖。消费者愈发倾向于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口完成商品的购买、支付及其他金融属性的线上服务。但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传统金融基础建设无法匹配人们对于金融科技场景多元化的需求。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成年人口一半以上没有银行账户,银行的渗透率很低,在农村地区更甚。同时,线下庞大冗杂的银行体系导致监管环境复杂,科技能力滞后。在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之下,大量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涌现,试图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消费者普遍对数字化服务持开放态度,乐于尝试更便捷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如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这也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人口优势、互联网普及度、市场缺口、科技创新的开放环境,都为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东南亚市场呈现出更加蓬勃多元的市场格局,相较于国内而言。东南亚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中国的影子,但并不完全一致。首先,东南亚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区域性玩家和单个国家的领头公司,大家的优先顺序各有不同,因此竞争比较多元化。其次,在目前几大头部电商的竞争格局中,相比中国市场而言,东南亚市场能够容纳更多玩家,而金融科技尚处于早期阶段。我们看到各个细分领域还不断有新的创业公司冒出来,当然也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第三,与国内相比,东南亚各国的金融监管还尚在早期,金融科技的监管环节相对宽松。另外,东南亚各个国家年轻人人口比例相当高,因此我们看到一些平台和公司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和用户习惯发展非常快。

Digit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ti fraud and data intelligence service providers.